
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nba下注官网(中国)集团有限公司思政部以“喜迎二十大,永远跟党走,奋进新征程”为主题,组织部分思政课教师于2022年7月21-22日前往萍乡——莲花开展为期两天的暑期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研修活动。
一、秋收起义广场(21日上午10点)
21日上午,教师们来到秋收起义广场,深情瞻仰秋收起义纪念碑。
到达秋收起义广场参观学习
秋收起义是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(即红军)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,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,是继南昌起义之后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,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。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。
二、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(21日下午3点)
当日下午教师们走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,讲解员带着老师们重新回顾了“安源大罢工”历程。先后参观了纪念馆内“路矿规模工业重镇”、“开创工运建立团体”、“罢工斗争成功范例”、“硕果仅存坚持发展”、“工农联合支援北伐”、“秋收暴动武装割据”六个单元,详细聆听了萍乡安源工人运动的发展史,大家对“义无反顾、团结奋斗、勇于开拓、敢为人先”的安源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。
到达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参观学习
纪念馆大厅主雕塑由漫卷的红旗包围两只大手组成。环绕四周的巨大红旗奔腾向上,像一团熊熊烈焰,象征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。破土而出、苍劲有力的两只大手,一手紧握凿子,一手高举油灯,代表安源路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召唤下,以坚强的意志、不屈的精神,义无反顾地奔赴革命的新征程,从胜利走向更伟大的胜利。
纪念馆内的打油诗
一首打油诗——“少年进炭棚,老来背竹筒。病了赶你走,死了不如狗”,这反映了当时工人们生活的极度疾苦以及所受压迫的程度之深。同时这也是安源路矿工人喊出“从前是牛马,现在要做人”口号并能得到积极响应的一项重要原因。1922年9月14日,轰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。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,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壮举。毛泽东同志先后十次到安源组织发动工人运动,并委派刘少奇、李立三等同志具体实施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,与矿主斗智斗勇谈判,夺取了大罢工的胜利。罢工的胜利,提高了党组织在工人群众中的威信,有力地证明了团结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有着无穷无尽的伟大力量,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,也为党领导工人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教师们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内认真聆听学习
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
三、甘祖昌干部学院|将军故居(22日上午九点)
22日上午,教师们来到甘祖昌干部学院,聆听当年甘祖昌带领群众建设家乡的动人故事,感受将军的坚定信念以及将军解甲归田、造福家乡的无私奉献精神。
到达甘祖昌干部学院参观学习
甘祖昌(1905年5月2日-1986年3月28日),江西省莲花县人,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,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后勤部原部长,被称为“将军农民”。他先后参加了国内革命战争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出生入死、数次负伤,曾荣获八一勋章、独立自由勋章、解放勋章等荣誉。1957年,他弃官务农,在家乡带头修建了多处水利工程。1986年3月28日,甘祖昌因病在莲花县逝世,终年81岁。
甘祖昌夫妇
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,在将军去世后,坚持不懈传承甘祖昌将军精神,为青少年学生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,并身体力行,扶贫济困,开办“龚全珍工作室”服务社区群众。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、“感动中国”十大人物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,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切接见。
到达甘祖昌干部故居参观学习
在“甘祖昌将军故居”里,老师们认真学习了甘祖昌将军的事迹和精神,体会到了甘祖昌将军艰苦奋斗、一心为民的使命与担当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理想之光不灭,信念之光不灭。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,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。”老师们表示要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、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、艰苦朴素和廉清奉公的优良品质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四、莲花一枝枪纪念馆(22日下午两点半)
22日下午,教师们来到莲花一枝枪纪念馆,了解革命前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、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程和一支枪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。
到达莲花一枝枪纪念馆参观学习
“莲花一枝枪纪念馆”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,是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毛泽东同志在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一文中高度评价为革命“保存了一枝枪”。
五、花塘官厅/列宁学校(22日下午四点)
学员们参观了记录有中国光荣革命历史的列宁学校,追寻缅怀革命先辈们的光辉历史足迹。
花塘官厅原是末代帝师朱益藩及其兄湖南巡抚朱益浚的官邸,所建资金由清政府专款拨建,故取名为花塘官厅。花塘官厅是重要的革命旧址,是大革命时期湘赣省委、省政府重要的办公地,湘东南特委、列宁学校曾设在其内,湘赣省委及省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先后在此召开。
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、王首道、王震、胡耀邦、袁德生、张启龙、甘泗淇等都在此工作、生活过。特别是胡耀邦与花塘官厅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,他参加革命的第一站就在花塘官厅。1986年,他为此曾亲笔题写“列宁学校”。2011年9月,胡耀邦的夫人李昭为花塘官厅胡耀邦陈列室亲笔题词:莲花——胡耀邦同志革命生涯第一站。
研修活动过程中,全体思政课教师认真学、用心悟,进一步深化了对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”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”“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”的认识,对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领会。教师们纷纷表示,要进一步总结研修成果,把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作为思政课堂教学的延伸,要利用好其丰富的教学资源,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让学生在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勇挑时代重担,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。